
400-123-4567
+86-123-4567
时间:2025-09-23 20:27:30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庆祝中国成立104周年,强化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,深化党性修养,提升政治担当,凝聚新时代法律援助律师力量,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与长宁融媒体合作推出“党员律师,当有所为”法援党员律师风采特辑,讲述党员法律援助律师的故事,诠释新时代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忠诚,让党旗指引下的法治微光聚合成照亮社会的火炬。
年轻有朝气、认真有耐心,在不少法律援助战线的“老法师”眼中,北京炜衡(上海)律师事务所的法援党员律师许佳慧成长迅速,成为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。
“当好的守护者,用法治温情为他们照亮希望之路。” 算一算,许佳慧独立承办法援案件不过一年多的时间,是法援战线上的一名“新兵”。其实,从2017年实习开始,她便跟着律所的“带教”律师接触法援案件、帮忙打下手,与法援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跟着“带教”律师办案子是一回事,等独当一面时,许佳慧愈发感到肩头的担子并不轻。
“每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人生,我们多做一点、做细一点,就能让受援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公正的力量。” 许佳慧暗暗叮嘱自己。
自2024年3月以来,她已承办19起刑事法律援助案件,其中9件获得缓刑,1件成功争取不起诉。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她对每个案件的精心打磨和对法律正义的不懈追求。
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需要精湛的专业素养和司法温情。在办理一起盗窃案时,她展现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令人动容。
随着对案件的深入了解,她决定改变最初的辩护方案。她发现,受援人是一位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,因一时糊涂犯错。
案发当天,受援人在路边看到了一辆外观脏污、未上锁的自行车,以为是废弃车辆,便在贪小便宜心理的驱使下窃取该自行车,并将涉案自行车推回自家楼道。在接到民警通知后,受援人主动送还自行车并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,案件事实清晰明了、证据确实充分。
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?许佳慧不想放弃。她一一捕捉到案件中的关键信息,梳理出受援人具有自首、退赃、初犯、认罪认罚等法定从轻或减轻情节后,开始制定“争取相对不起诉”的辩护方案,指导受援人提交《悔过书》。
工作到这里远没有结束。为了让这个困难的家庭重获新生,许佳慧亲自与案件当事人多次沟通,真诚转达受援人的歉意和困难处境,最终促成刑事谅解。
用专业的法律服务维护司法公正,用温暖的人文关怀守护,许佳慧承办的这个案例成为轻微刑事案件“少捕慎诉慎押”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,充分体现了“宽严相济”刑事政策和“认罪认罚从宽”制度的有效实践。
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的第一时间,受援人激动不已,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对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对援助律师的感谢,并表示以后一定遵纪守法。
作为一名“90”后,拥有11年党龄的许佳慧以自己的力量投入公益法律服务中。如为小学生们带去生动有趣的《民法典》宣讲,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公益活动……她努力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,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。
与此同时,在律所和部队设立的“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”,她为官兵及家属提供婚姻家庭、侵权纠纷、刑事辩护等专业服务,参与代理两起涉军案件并胜诉,用实际行动诠释军民鱼水情。不仅如此,她也热情地投身涉外法律援助工作,凭借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,为外籍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与案件帮助,帮助当事人依,为实现区域法治环境的国际化、多元化贡献力量。
“法律援助之路还很长,我愿意坚持走下去,履行好一名党员律师的使命和担当。”许佳慧表示。以专业和爱心为“杖”,许佳慧希望为需要法律援助的特殊群体点亮前行的“灯”,让法治的阳光照耀每个角落。
在法庭上,他们以专业铸就正义防线,让党徽在法槌起落间闪耀;在社区,他们用公益普法消弭法律鸿沟,将党的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;在办理法援案件时,他们以长宁法援人的担当突破困局……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